致隆眾資訊及鋼聯終端會員單位:
為保證數據統計口徑的一致性和嚴謹性,現將隆眾資訊流通類相關數據類型指標名稱做統一的說明和調整。
涉及數據類型指標如下:
(一)到港量
到港量是指貨物通過船運抵達港口的量。
根據貨物的貿易方式,可分為內貿到港量和外貿到港量;
若無標注內貿或外貿,則為包含內外貿的到港量
(二)出港量
出港量是指貨物通過船運發離港口的量。
根據貨物的貿易方式,可分為內貿出港量和外貿出港量;
若無標注內貿或外貿,則為包含內外貿的出港量
(三)集港量
貨物通過火車或是汽車由內陸運輸至港口的量。
(四)疏港量
疏港是指貨物從船上卸下來之后,貨主從碼頭堆場/倉儲/油罐將貨物運出碼頭的過程,運出的貨物總量稱為疏港量,包含進口貨物以及內貿貨物。
(五)入庫量
入庫量指的是貨物進入倉庫或是儲罐的量,不區分貿易方式和運輸方式。若倉庫或是儲罐位于港口,則標注為港口入庫量
(六)入庫率
入庫率:某個時點存入倉庫或儲罐的貨物量與前期物理庫存量的比值,若無特別說明,則為包含進口以及內貿的貨物。若倉庫或是儲罐位于港口,則標注為港口入庫率
根據貿易方式港口入庫率可分為港口進口貨入庫率、港口內貿貨入庫率
根據庫區性質港口入庫率可分為港口保稅庫入庫率、港口非保稅庫入庫率。
(七)出庫量
出庫量指的是貨物調出倉庫或是儲罐的量,不區分貿易方式和運輸方式。若倉庫或是儲罐位于港口,則標注為港口出庫量
(八)出庫率
出庫率:某個時點調出倉庫或儲罐的貨物量與前期物理庫存量的比值,若倉庫或儲罐位于港口,標注為港口出庫率。
根據倉庫或儲罐的保稅性質,分為港口保稅庫出庫率,港口一般貿易出庫率。
市場上一般通過監測貨物的入庫量/率與出庫量/率,來反映貨物累庫及去庫的情況。
(九)港口吞吐量
港口吞吐量是指一段時期內經水運輸出、輸入港區并經過裝卸作業的貨物總量,計量單位為“噸”或“標準箱(TEU)”,一個標準20英尺集裝箱為一個標準箱。
港口吞吐量=進港量+出港量
港口吞吐量可分為港口綜合吞吐量、港口內貿吞吐量、港口外貿吞吐量。
港口綜合吞吐量:是經由水運進出港區范圍,并經過裝卸的貨物數量,不區分內外貿貨物。
港口內貿吞吐量:是經由水運進出港區范圍,并經過裝卸的內貿貨物數量。
港口外貿吞吐量:是經由水運進出港區范圍,并經過裝卸的外貿進出口貨物數量。
(十)供應量
市場商品供應量是指能夠滿足消費者購買力所需求的商品供應能力。
若考量庫存因素,供應量=期初庫存+當期產量+當期進口
若不考量庫存因素,供應量=當期產量+當期進口
(十一)供需差
商品供應量與需求量只差,反映商品供求平衡的狀況。
供需差=供應量-需求量
(十二)流入量
也叫調入量,從外部流入本地,并在本地消費的貨物量,一般以區域為單位,如行政大區、省、市等。
隆眾資訊一手調研統計的區域流入量一般為區域內主要貿易及終端消費企業的區域外采購量加和,并剔除貿易與終端消費重復的貨物量以及轉手貿易至區域外的貨物量。
(十三)流出量
也叫調出量,從本地流出至外地,并在外地消費的貨物量,一般以區域為單位,如行政大區、省、市等。
隆眾資訊一手調研統計的區域流出量一般由區域內主要生產企業銷售至區域外的貨物量加和所得。
(十四)凈流入量
如果某商品在某地區的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該地區為該商品的凈流入地區,流入量與流出量的差值為凈流入量。
凈流入量=流入量-流出量
(十五)凈流出量
如果某商品在某地區的流出量大于流入量,該地區為該商品的凈流出地區,流出量與流入量的差值為凈流入量。
凈流出量=流出量-流入量
(十六)船期
船期是船公司對船舶使用的安排計劃,簡單的講就是什么類型的船舶什么時間從起運港到目的港的時間安排。也可以說是貨物海運出貨的時間,貨物所裝船的出港日期,亦可指在海運途中的時間。
船期可分為內貿船期、進口船期。
內貿船期:國內貿易船期信息。
進口船期:國際進口貿易船期信息。
隆眾資訊統計的船期信息一般來源于港口或船代公司等。
(十七)浮倉量
浮倉量:抵達港口漂浮于海面或是大江上尚未卸貨的油氣及液體化工品船只中的油氣/液體化工品等貨物重量。屬于港口資源供應的數據。
隆眾資訊將在2023年4月10日-4月14日,將各品種對應口徑的流通類數據類型指標名稱調整完畢,此次調整涉及網站/APP、線下時段報告(周月年報)、鋼聯數據終端以及隆眾后臺數據庫,請各位會員朋友悉知。
本公告自發布之日起,我們將充分聽取和收集各方意見。如果您對此有任何意見或者建議,請發送郵件至service@oilchem.net,或者來電交流。
電話:400-658-1688。
特此通知。
山東隆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標準化辦公室
2023年3月24日